YaKi珠寶品牌

我們以誠信、貼心、專業、品質、價格為經營方向,更致力於為您提供友好的服務,熱情的氛圍, 最重要的是,用30幾年珠寶專業金工優質技術來服務更多消費者。將竭盡心力、努力在技術及創新設 計上用心,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GIA證書

全世界最具公信力的鑑定機構,GIA證書是最受市場肯定的鑑定書。

GIA全名是 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中文稱為美國寶石學院,1931年創立國際鑽石分級系統,GIA團隊人員超過七百人,致力於寶石專業知識的研究。

1953年創立國際鑽石分級系統,讓鑽石4Cs等級成為評鑑鑽石的指標,GIA遂成為全球最受敬重的寶石分級與鑑定權威!

GIA證書的重要性

美國寶石學院GIA鑑定部門GTL(Gem Trade Laboratory)檢定鑽石品質與各項特性之後所開立的報告書(Diamond Quality Analysis Report),不僅是鑽石天然的證明,同時也是提供鑽石品質、 美觀與價值的保證,讓買賣雙方都有確定品質的依據,也是鑽石市場上最廣受認定的鑑定書。

GIA鑑定書的重要性和保障

全球知名國際鑑定機構皆由GIA的鑽石分級制度爾後發展的,GIA是第一個將等級給統一標準化,珠寶業都依照GIA的專業所領導。

GIA鑑定書把鑽石等級都確實的紀錄,給予客戶知的權利以及最好的保障,國際知名拍賣公司蘇富比、佳士得等也都是採用GIA鑽石鑑定書,這是一個鑽石品質的保障、是全球公認的等級證明。

GIA鑑定書的真假

GIA証書本身有防偽設計:雷射防偽標籤、防偽線、浮水壓印、QR code。

在正常的管道購買,假的GIA證書在市場上很少見,反而是鑽石和証書不符合時有所聞。

GIA鑽石證書有兩種:

一克拉以下常用 GIA Diamond Dossier: 其證書比較小而且沒有畫出鑽石內含物標示圖,並會用雷射光束將證書編號刻在鑽石腰圍上,方便辨識鑽石是否為證書所鑑定的同一顆;

一克拉以上常用 GIA Diamond Grading Report : 大小如A4,證書編號有時候不一定會刻在鑽石腰圍上,對照鑑定書內容與鑽石是否為同一顆,最簡單的方法是確認鑽石重量與尺寸是否與證書相符(+-0.02MM以內),如果能請專業鑑定師做內含物特徵 確認是最好的。

鑽石分級方法

4C原理

面對如此多的選擇和參差不齊的價格,倘若不熟悉鑽石的主要質量特徵,您當然會感到困惑不已。到底,購買鑽石時,哪一些特徵是最關重要的呢?作為消費者,如何確定鑽石的價值呢?

4C是指鑽石的顏色 (colour)、淨度 (clarity)、克拉 (carat) 和切工 (cut),它們是對所有現代鑽石進行鑑定、估值和定價的最關鍵特徵。

1. 顏色 (Colour):

在大多數人看來,鑽石應該是無色的(有些部分人會認為是白色),但實際上大部分鑽石都帶有淡淡的棕色和黃色天然色調。這些顏色是由鑽石原石被岩漿加熱時產生的化學雜質所引起的。 只有極少數開採出來的鑽石是完全無色的。

為鑽石估值時,顏色是一個主要評估特徵。對鑽石純粹主義者和寶石學家而言,鑽石的外觀越接近於無色,其價值就越高。全球公認機構 GIA 在 20 世紀 60 年代基於倫敦鑽石聯盟之前採用 的簡要指南制定了一套綜合性顏色分級標準。因為各鑽石之間的顏色差異非常小,所以必須利用能夠發出與自然光相同光線的特定白色螢光燈,對鑽石的顏色進行檢驗和分級。一套 GIA 認可的 比色石也會用來充當精確的顏色參考工具。

以上的GIA的分級表囊括了所有細微的顏色差異,從完全無色 (D) 到淡黃 (Z) 不等。顏色深度超出“Z”的所有鑽石通常被稱為“彩”鑽

YaKi Jewelry(齊航國際有限公司)會逐一檢驗每顆鑽石的無色價值。出於質量保証的原因,我們僅零售從 D 級到 H 級的鑽石,並向您推薦滿足您的預算和需求的鑽石。

2. 淨度 (Clarity):

由於原產地和成份不同,幾乎所有鑽石都含有可能影響其內部或外部美感的其他礦物質和瑕疵。劃痕等外部印記被稱為“表面瑕疵”,而內部裂隙或晶體等叫做“內含物”。無瑕疵(即無內含物 和表面瑕疵)的FL級鑽石千載難尋,通常價格也高得驚人,足見其罕見程度。

鑽石“淨度”是對影響鑽石內部和外部美感的內含物和表面瑕疵的衡量指標。大部分表面瑕疵用肉眼看不出來,但在珠寶商的 10 倍放大鏡下通常可辨識。雖然肉眼看不見,但這些可感知的瑕 疵還是會影響鑽石折射和反射的光線量,從而降低其光澤、明亮度和火彩。發現的內含物和表面瑕疵越少,鑽石的純度和價值就越高。

淨度可在 10 倍放大鏡下觀察確定,並根據全球公認的 11 級 GIA 淨度分級表進行衡量。

下表是 GIA 淨度分級表,和每個分級的概括:

●無瑕級 (FL) –鑽石專家在 10 倍放大鏡下未發現任何內含物, 而且是表面瑕疵

●內無瑕級(IF) – 鑽石專家在 10 倍放大鏡下未發現任何內含物,並且隻發現了極其細微的表面瑕疵

●極輕微內含級(VVS1和 VVS2)- 鑽石專家在10倍放大鏡下,看到極為細微和極不顯眼的內含物,也極難或非常難才找到它們的存在。

●輕微內含級(VS1 和 VS2)-鑽石專家在10倍放大鏡下,看到細微,不明顯的內含物,而且是較難(VS1) 或比較容易(VS1) 找到它們的存在。

●微內含級(SI1 和 SI2)-內含物有機會(SI1) 或經常(SI2)能被一般人,在沒有放大鏡的協助下看得到。而在10倍放大鏡下,鑽石專家能看到明顯的內含物,而且是容易(SI1)或非常容 易找到它們的存在。

●內含級(I1、I2 和 I3)- 內含物通常能被看見,而且有機會影響到鑽石的持久性。內含物在10 倍放大鏡下清晰可見,這一級別通常會影響鑽石的淨度和明亮度。

3. 切工 (Cut):

要決定鑽石的“切工”質量,鑽石專家首先要評估以下三個“美感上”的關鍵屬性:明亮度(鑽石反射的光線量)、火彩(反射的彩光量)和閃光形態(相對尺寸、分布以及亮區與暗區對比度)。 專家認為,這些屬性是給鑽石估值時的最重要因素,因為即使是最完美的顏色和淨度,如果切工很差,最終也無法達到理想的火彩或明亮度。

下一步,專家會對鑽石的具體的科學測量,來進一步確認切工的級別。鑽石的整體比例和表現,會通過評估桌面尺寸、冠角、亭深、腰厚和底尖尺寸和角度等計算出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 亭深太淺或太深,通過鑽石側面和底部折射的光會讓鑽石看起來比較暗。

優秀(EX)切工

很好(VG)切工

好(G)切工

一般(F)切工

不良(P)切工

Source: Courtesy of GIA

4. 克拉 (Carat):

大女孩需要大鑽石”(Big girls need big diamonds)是英國裔美國女演員伊麗莎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說的一句非常有啟發性的台詞。她不僅僅是在炫耀自己收藏的鑽石有多大多漂亮, 她說出了女孩子的一般的想法:“身份尊貴的女孩,都應該有一顆像樣,較大的鑽石”。讓我們來了解什麼是克拉。

鑽石都是用公制克拉表示重量,一克拉等於 0.2 克。克拉 (carat) 一詞衍生自“carob”(角豆)種子,因為它們的重量相同,常被當時的商人用作天平砝碼。

隻要知道圓形鑽鑽石的克拉重量,我們大概可以估算出其大小。下表列出了常見克拉重量的相對大小(直徑:以毫米算)

掌握 4C 知識後,您現在便能區分不良和優秀鑽石了。但是,除 4C 外,許多消費者還會進一步了解鑽石的修飾度和螢光。如有興趣,可繼續閱讀,深入了解更多知識。

鑽石的修飾度

鑽石的修飾度(或可稱作工藝)是指拋光度與對稱度的品質。如果鑽石的切工、拋光度和對稱度均達到“優秀”(Excellent) 級別,這樣的鑽石即稱為 3EX 鑽石。

拋光度與對稱度

對稱度是指鑽石的不同刻面與另一個刻面對齊和相交的精確度。鑽石的對稱度也可通過評估是否有多餘和畸形的刻面、底尖面和桌面是否偏離中心以及腰圍是否凹凸不平來進行判斷。非對稱 鑽石反射光線的方式可能與均勻對稱的鑽石有所不同。切割和對稱不良可能導致光線折射並以錯誤的角度反射,從而降低鑽石的明亮度。

拋光度”是寶石學家使用的術語,它是指在 10 倍放大鏡下進行分析時,鑽石刻面表現的暇疵和平滑度。在切割與拋光過程中,鑽石有時會因拋光輪的撞擊而脫落以小片,碎片有可能在鑽石表 面上打滑,從而造成輕微的表面瑕疵。根據該表面瑕疵的嚴重程度,光線進出鑽石時形成的光線圖樣也可能受到影響。

在 GIA 分析過程中對鑽石的切工進行評級時,會對拋光度和對稱度納入考慮范圍。如果拋光度和對稱度給鑽石的明亮度帶來不利影響,切工等級也應做出相應的調整。從美學角度來說,如果 切工等級評為優秀(Excellent),也代表亮度和火彩都是優秀的,而它的拋光和對稱肯定是有非常好的表現。

螢光

“螢光”是指鑽石在紫外光 (UV) 環境下散發的可見光芒。

鑽石熒光對美學品質的影響一直是專家激烈爭論的話題。正因為如此,1997 年 GIA 進行的一項研究評估了螢光對鑽石外觀的影響。在一個由寶石學專家和消費者組成的研究小組的幫助下, GIA 在一系列控制照明條件下進行了一系列測試,並要求受試者分別記錄各自的答案。研究結果肯定了這一點:螢光對大部分鑽石的外觀幾乎沒有影響。事實上,顏色等級為 H 的鑽石在紫外光 下會顯得更白更亮。熒光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品味的特徵。事實上,有些人更喜歡中等到強螢光的鑽石。

有時,螢光的確可能會給鑽石的外觀帶來不利影響。但是,據 GIA 的調查顯示,這種情況微乎其微,在提交到GIA作評測報告的鑽石中,隻有小於 0.2% 的鑽石不符合外觀要求。這一效果最 常出現在強度級別為“強烈”(Strong)到“非常強”(Very Strong)的鑽石上,它們在正常的光照條件下可能呈混濁、朦朧或油狀。

紅寶石

紅寶石的英文名稱為 Ruby ,源於拉丁文 Ruber ,意思是紅色。紅寶石的礦物名稱為剛玉。紅寶石呈各種不同的紅色,從粉紅、紫紅到褐紅色,取決於其中鉻和鐵的含量。由於晶體常出現雙晶, 因而容易產生裂紋,但它實際上非常堅韌,硬度僅次於鑽石。

紅寶石的結晶體內含鉻(Cr) 及鐵(Fe) 兩種元素,鉻的成份較多,則紅顏色特別鮮豔,由於其比例的不同,可產生很多不同的紅色,最頂尖而價格也最高昂的紅寶石,是產於緬甸的「鴿血紅」, 又稱「緬甸紅寶石」,色彩艷紅,亦即純紅色,而次等級的顏色的紅中帶紫色,再來較低質量的色彩則為紅中帶橘色,愈差的質量含鐵比例愈多,色彩紅中帶紫,顏色的鮮豔度不夠,但是其瑕疵卻 較少,軔度較強;相對的含鉻多的紅寶石,色澤鮮豔,質量優美,色彩純爭,但是瑕疵卻較多較脆弱。產地:最好的產於緬甸;另外泰國、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印度、美國科羅拉多、俄羅斯 、澳洲、挪威等地亦出產紅寶石。

特性

  • 寶石:紅寶石
  • 硬度:Hardness 9
  • 比重:Specific Gravity 3.9 - 4.1
  • 折射率:Index Refractive 1.757 - 1.779
  • 雙折射:Double Refractive 0.008
  • 藍寶石

    藍寶石的英文名稱是Sapphire ,來源於拉丁文“ Sapphins ”,其意是藍色。事實上在英文裡剛玉除了紅寶石叫Ruby ,其他顏色的全部叫藍寶石,也就是sapphire 。其餘各種顏色如藍色、淡藍色、 綠色、黃色、灰色、無色等,均稱為藍寶石。

    因成分中含有微量的鐵(Fe) 和鈦(Ti) 而成藍色,最優的是「克什米爾藍」,又稱為矢車菊藍(Cornflower Blue ),是一種絲絨藍般的顏色,其他還有深藍色的泰國藍寶石及擁有所謂「皇家藍」 的緬甸藍寶石。國際寶石界把藍寶石定為“九月誕生石”,象徵慈愛、忠誠和堅貞。藍寶石是世界五大珍貴高檔寶石之一。藍寶石是除鑽石、紅寶石、祖母綠外最珍貴的寶石。

    特性

  • 寶石:藍寶石
  • 硬度:Hardness 9
  • 比重:Specific Gravity 3.99 - 4
  • 折射率:Index Refractive 1.757 - 1.779
  • 雙折射:Double Refractive 0.008
  • 祖母綠

    祖母綠被稱為綠寶石之王,是相當貴重的寶石,祖母綠是很古老的寶石,在古埃及時代就已用做珠寶,當時的著名礦場-克麗奧佩脫(埃及艷后之名),現已因大量開採而耗竭。 現今生產祖母綠 較有名的產地,首推哥倫比亞,當地出產的祖母綠品質公認最佳,一顆祖母綠要是其產地確定為哥倫比亞的話,其價格會較一般祖母綠為高,其他地方的礦場則以巴西與尚比亞產量最大。

    祖母綠很難找得到無瑕的寶石,實際上,可以說祖母綠寶石中一定多少有裂縫及內含物,其裂縫內含物種類之多之複雜,甚至被研究者稱為”花園”(Garden),內含物太多自然會影響寶石的價值, 但對於寶石研究者來說,祖母綠的內含物是不可多得的樣本,藉由觀察到不同的內含物,可分辨出寶石產地的不同,及其生長環境。

    僅管祖母綠的內含物大大地影響了寶石的美觀,其優美的綠色仍無其他寶石足與其匹敵,祖母綠的綠色來自其內的鉻離子,此特點可以查爾斯濾色鏡觀察,在查爾斯濾色鏡下,由於鉻離子的存在, 大部份的祖母綠會呈現暗紅色,其他綠色代用品則大多呈現暗綠色,這個法則僅可在辨識時作為參考,不能據以斷定真偽,因為某些非洲產的祖母綠,在濾色鏡下不呈紅色,反之,某些人造祖母綠 則呈現強烈的紅色。

    特性

  • 寶石:祖母綠
  • 硬度:Hardness 7.5~8
  • 比重:Specific Gravity 2.72
  • 折射率:Index Refractive 1.577~1.583
  • 產地:哥倫比亞、尚比亞、巴西、奧地利、印度、澳洲、南非、埃及、美國、挪威、巴基斯坦、辛巴威
  • 丹泉石

    美國寶石協會AGTA之前正式將丹泉石Tanzanite列為十二月的誕生石之一,與土耳其石 Turquoise以及鋯石 Zircon並列為十二月的誕生石。

    丹泉石是一種世界公認的類藍寶石。這種寶石首次於1967年在赤道雪山腳下的阿魯沙地區被發現,為紀念當時新成立的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它被命名為坦桑藍(TANZANITE)。

    掌握了全球九成以上丹泉石礦區的蒂芬尼珠寶公司,因為幾乎是獨家商品,所以可以操控整個市場,蒂芬尼公司每年以極少量的限量、高價方式來推廣這種美麗又稀有的藍中帶紫, 或紫中帶藍的多色性寶石,即使其它珠寶商可以取得丹泉石,在質與量方面都難以和蒂芙尼珠寶公司抗衡,號稱有特殊管道的購物頻道也僅能取得克拉數小、色澤較淡的次級貨色,雖 然僅搭配平價的14k金,丹泉石在購物頻道的售價依然是紅不讓,幾乎是僅次於鑽石,可與紅藍寶石一較高下的超人氣商品。

    丹泉石的多色性相當強烈,當其置於二色鏡下觀察時,會呈現藍色,紫色,灰黑色三種強烈不同的顏色。丹泉石切面寶石的美感,與其多色性有絕對的關係,從正面看過去,由於 角度的些微不同,藍色調與紫色調比例呈現微妙變化,這就是丹泉石這麼受人喜愛的原因。

    與其相似的寶石有紫藍色藍寶石和堇青石,我們可以根據其明顯的多色性與其它兩者不同的折射率值和密度就可將之區別開來。目前與天然丹泉石成份相同的合成寶石,還無法製 造出來,至於人造的仿製品大多是用合成尖晶石或合成剛玉或其它合成寶石來進行仿製。

    特性

  • 寶石:丹泉石zoisite(tanzanite)
  • 硬度:Hardness 6.5
  • 比重:Specific Gravity 3.35
  • 折射率:Index Refractive 1.691~1.700
  • 產地:坦桑尼亞、肯尼亞、挪威、奧地利、澳洲西部、意大利和美國的卡羅來納州。
  • 黃寶石

    黃寶石(yellow gemstone )在礦物學上稱為黃玉或黃晶,其化學成分是含氟和水的鋁矽酸鹽。黃玉的晶體通常是無色的,但仍有黃褐色、橙黃色、藍色,其中以酒黃色者最為名貴,酒黃寶石。 黃寶石的價格也相當昂貴,僅次於藍寶石。十一月的誕生石,水星的代表石,智慧的象徵。

    從前所有的黃色寶石都被稱為topaz,此名稱可能源自希臘文的topos和azos,意思為“沒有樹的地方”,也許是指紅海中的哲巴雅德島(Zabarjad)。因此許多人都誤以為所有的黃寶石都是黃色的。 事實上,黃寶石各種顏色一應俱全,雖然藍、綠色也相當具有價值,不過最為珍貴的是粉紅色的黃寶石。Braganza(1680克拉)無疑是最著名的黃寶石,幾乎是無色的(非常淺的黃色),鑲嵌於 葡萄牙的皇冠上。以致長期以來,世人都以為這是一顆鑽石,目前下落不明。卡地亞在1920年代開始使用黃寶石做為製作寶石的材質。在1930年代,卡地亞用顏色深淺不一的黃寶石打造出一套高雅 華貴的首飾,包括項鍊、耳環、手鐲和胸針。此外也以黃寶石和鑽石製作了頭飾和項鍊。據說黃寶石是治療憂鬱的特效藥,可以帶來智慧,避免走上歧路。

    黃寶石主要產於偉晶岩脈中,特別是含錫的偉晶岩脈中。在流紋岩熔岩凝固的晚期階段,也可能形成黃玉。世界上最有名的酒黃寶石產於巴西歐羅帕萊托地區,國際市場上的黃寶石大多來自巴西。 中國新疆的偉晶岩脈中也曾有黃寶石發現,其最大晶體重達6公斤,雲南、湖南也曾有發現。  黃寶石以泰國最為出名,泰國珠寶業不僅擁有為世界公認的切割、打磨手工藝技術,而且擁有諸如能夠 提高有色寶石品質的熱處理加工工藝這樣的核心加工技術。泰國眾多的寶石之中,以紅藍寶石為優,黃寶石次之。因為泰國黃寶石是在其他寶石的基礎上加入“鈹”等元素加壓或高溫谷色而成,但是泰國 的寶石不易成色,所以黃寶石的質量稍遜,看去色彩不如天然的好看。

    黃寶石為剛玉家族的一員。黃水晶、黃色黃玉……都不能算是黃寶石,不是市場所講的黃寶石。曾經有消費者拿了一顆十多克拉,被誤認為黃寶石的黃水晶鑑定所鑑定,而且價值不菲,其間差異達十倍 以上,因此購買需注意辨別。

    黃寶石,大多經加熱處理,使透明度更佳,顏色更好,它內部的特徵不似紅寶那麼明顯,但它可能內含角狀礦物(礦物結晶)、指紋狀物(裂隙中充填液體,而呈指紋狀圖形)、針狀物。但一般因受 加熱作用,針狀物會呈斷續狀,整體看起來就像很細緻的棉絮,這種特徵可以拿來做判斷。

    黃寶石是因含有鐵元素,而呈現黃顏色,顏色可以從淡黃色、金黃色至棕黃色;這些系列的顏色在國內十分討好,也因此它的身價節節高升。  歐美市場,日本市場也十分喜愛這種寶石,但該地較 偏愛顏色較淡的黃寶石,而我國市場相反,喜愛較深色調-棕黃色(威士忌顏色)。

    特性

  • 寶石:黃寶石 Yellow Sapphire-Corundm
  • 硬度:Hardness 9
  • 比重:Specific Gravity 4.00
  • 折射率:Index Refractive 1.762~1.770
  • 產地:巴西、美國、俄羅斯、斯里蘭卡。
  • 剛玉家族

    剛玉家族就是紅寶石(Ruby-Corundum)與藍寶石(Sapphire-Corundum).剛玉系列屬於他色寶石,也就是說,其顯現的顏色並非由其基本成份構成,而是由其參雜的顯色元素所形成. 因此,剛玉系統因其內部參雜的元素不同,顯現出各種繽紛的色彩.依照正確的分類來說,參雜鉻離子的剛玉,會在外觀上形成亮麗的紅色,也就是紅寶石(Ruby).而其他顏色的剛玉, 則通稱為(Sapphire),中文翻成藍寶石,可能會有誤導的危險.實際上,藍寶石固然以天藍色的種類最受人喜愛,但是也有粉紅色,橘色,綠色,紫色等許多色彩鮮豔的種類,在珠寶業內 ,是非常重要的寶石 純的剛玉其實是無色的,成份是氧化鋁,不同的雜質摻雜其中會造成他不同的顏色變化,如含鐵會成綠色或黃色、含鉻會成紅色、含鈦和鐵成藍色,不過大部份的剛玉 是黑嘛嘛一塊,並不能當作寶石,主要用於工業研磨用。

    自然界中剛玉的硬度僅次於鑽石,大部份的寶石都在沖積層中被發現,最有名的產地包括喀什米爾及斯里蘭卡,澳洲為現在最大的藍寶石出產地,其他產地還有泰國及東非諸國。

    紅寶石的紅色是因晶體中0.9%至4%的鋁被鉻所取代,最名貴的紅寶石擁有所謂「鴿血紅」的豔紅色,由於十分珍貴,甚至價錢比鑽石還高。緬甸是高級紅寶石的主要產地。紅寶石在許多 文化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因為他的紅色,許多人相信它有保身的功用,德國人曾將紅寶石粉入藥;緬甸人相信紅寶石可保刀槍不入,在印度,紅寶石是寶石之王,只要有錢,婦女都會想辦 法弄到一個貼在額頭上。

    藍寶石因成分中含有微量的鐵和鈦而成藍色,最優的是「喀什米爾藍」,是一種深藍海水般的顏色,其他還有深藍色的暹羅藍寶石及擁有所謂「皇家藍」的緬甸藍寶石。

    事實上在英文裡除了紅寶石叫ruby,其他顏色的全部叫藍寶石,也就是sapphire。 其他的剛玉寶石還包括淡紅得很透明的錫蘭紅寶石、紫紅色的暹羅藍寶石、紫色的藍寶石­東方紫晶、 黃色的東方黃晶。有的剛玉裡含有細微的針狀包裹物,琢磨後可以顯現出六條放射狀的星彩。

    特性

  • 寶石:剛玉corundum
  • 硬度:Hardness 9
  • 比重:Specific Gravity 4.00
  • 折射率:Index Refractive 1.76-1.78
  • 產地:緬甸,斯里蘭卡,印度,泰國,澳洲,奈及利亞,美國蒙大拿,高棉,巴西,肯亞,馬拉威,哥倫比亞。
  • 石榴石

    石榴石,中國古時稱為紫鴉烏或子牙烏,與碧璽,金水菩提,海藍寶和托帕齊名的彩色寶石品種。是一組在青銅時代已經使用為寶石及研磨料(Abrasive)的礦物。 石榴石英文 "Garnet" 來自拉丁文"granatus" ("grain",即穀物),是由 "Punica granatum" ("pomegranate",即石榴)翻譯而來,這是一種有紅色種子的植物, 它的形狀、大小及顏色都與部分石榴石結晶類似。

    1、市場上常用的顏色分類

    這種顏色分法主要用於石榴石手鍊上面,商家把他們分為:褐黑色、褐紅色、深紅色、酒紅色、玫紅色、紫紅色、深紫偏紅色其中以酒紅色、玫紅色為最常見, 而紫紅色,則是市面上數量較為稀少,價格貴的一個品種。在中國國珠寶界,石榴石的工藝名「紫牙烏」。「牙烏(雅姑)」源自阿拉伯語Yakut(寶石),又因有的 石榴石常呈紫紅色,故名紫牙烏。 在這裡,要特別提出一點,市場裡與淘寶上面所謂紫牙烏色的石榴石,是一種錯誤的說法,紫牙烏只不過是石榴石的工藝名字, 根據語法(阿拉伯語Yakut)來說,紫牙烏是石榴石的名稱,是名詞。而現在很多人用紫牙烏的當做一種石榴石當中的一種顏色,將「紫牙烏」當做形容詞來使用,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但是,市場上已經將紫牙烏普及成顏色的代名詞了(ps:哪個地方弄出來的,無從考究)

    2、晶體分級簡要

    在淘寶上面很多分級是有問題的。根據批發市場上面的分級,是由最差的C到B 然後到A。這一次主要就是講A級水晶和石榴石的分級問題。在東海和荔灣的朋友 都應該知道,以最嚴格的白水晶球為例:在東海,有明顯瑕疵斷裂面的水晶球,最多也就只能分到A級,而AA級則是,很少的一道或者一點的瑕疵都只能分到AA級, 而水晶當中最高的等級就是AAA級。所謂三個A,就是晶體凈度是A,加工切割是A,顏色光澤是A。所以俗稱三個A,所以一般的水晶、石榴石最高只能評級到三個A。 至於有商家說自己的東西5個A 、7個A、10個A的,只說明這些商家對水晶的了解只是人云亦云,或者就是誤導消費。

    特性

  • 寶石:石榴石Garnet
  • 硬度:Hardness 7-8
  • 比重:Specific Gravity 3.50 - 4.30
  • 折射率:Index Refractive 1.74-1.90
  • 產地:原蘇聯、挪威、捷克、中國江蘇、斯里蘭卡、巴西、馬達加斯加、印度肯亞、巴基斯坦、緬甸、美國、剛果。
  • 碧璽

    亮麗璀璨的寶石碧璽原石:碧璽又稱為電氣石,英文名稱Tourmaline,是從古僧伽羅(錫蘭)語Turmali一詞衍生而來的,意思為「混合寶石」。

    這是品相上等的碧璽石,像這樣的寶石在市面上已經很少了,價格也是相當昂貴的。碧璽目前是僅次於鑽石,紅寶,藍寶,祖母綠的有色寶石之一

    碧璽晶體的顏色多大15種複色之多,顏色以無色.玫瑰紅.粉紅色.紅色.藍色.綠色.黃色.褐色和黑色為主。其中更以通透光澤的蔚藍色、鮮玫瑰紅色及 粉紅色加綠色的複色為上品。

    在我國清代的皇宮中,就有較多的碧璽飾物。現在,碧璽是受人喜愛的中高檔寶石品種,被譽為十月生辰石。碧璽作為十月生辰石可以幫助十月生的 人激發創意,帶來無限的靈感及行動力,更可以使你行事妥當,冷靜而又全力以赴。由於碧璽鮮艷豐富的顏色和高透明度所構成的美,在它問世的時候, 就贏得人們的喜愛,被稱為風情萬種的寶石。

    國際市場上,一般鮮紅色、鮮藍色的碧璽價格最高,紅綠雙色和玫瑰紅色、翠綠色的碧璽也非常受市場歡迎,價格較高。碧璽之所以能在市場上熱銷, 主要是因其多彩絢麗的顏色,更在於同一塊碧璽可以呈現不同的色彩。但是因為碧璽價格相比水晶等其他寶石稍貴,所以許多愛美人士都望而卻步。

    好的碧璽重量以克拉計算。在其他條件近似的情況下,隨著碧璽重量的增大,其價值呈幾何級數增長;重量相同的碧璽,會因色澤、凈度、切工的不同 而價值相差甚遠。

    碧璽的價格主要受其顏色制約。國際市場上,一般鮮紅色、鮮藍色的碧璽價格最高,紅綠雙色和玫瑰紅色、翠綠色的碧璽也非常受市場歡迎,價格較高。 需求度最高的顏色是粉紅色、鮮艷的紅色和綠色,其中紅色和綠色碧璽最為常見和流行,但只有深度中等而生動的色彩方屬佳品,若顏色過深或過淺,價值 便大為降低。

    這種藍碧璽是屬於極好的貨色了,很少有成塊的大的藍碧璽。市場價格自然也是不可想像的了。

    特性

  • 寶石:碧璽Tourmaline
  • 硬度:Hardness 7-8
  • 比重:Specific Gravity 3.0-3.2
  • 折射率:Index Refractive 1.62-1.64
  • 產地:巴西、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中國。
  • 珍珠

    自古以來,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翡翠與珍珠 一直被譽為珠寶界中的 「 五皇一後」 ,受得人們的偏愛。珍珠也的確以其高貴、華麗、 典雅、純潔的品性,深得人們的喜愛。 珍珠也是人類最早利用的珠寶之一。至於人類是何時何地最先發現並利用珍珠的,我們已無從考究。我們所能知 道的是,自從被發現的那一刻起,人類就對它的天生麗質愛不釋手,不但將其視為天賜之物,奉若神明,而且將其視作財富與華貴的象徵。偏愛珍珠, 是世界上不同膚色的人們不約而同的選擇。

    清晰珍珠的類別,除了保養之外,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的顏色,形狀,等級,品質分類是存在差異的,而且有別於鑽石原產地的潛規則。珍珠很大程 度上原產地是其產品品質保證的一個信任基礎。所以有原產地標記的珍珠是良好品質的一個體現。大致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了解:

    珍珠的分類

    按顏色分類——淡水珍珠主要有白色、粉色、橙色、紫色四大色系,因外界環境因素和自身個體差異的影響,淡水養殖珍珠的顏色也都深淺不一,從淺 到深,從此顏色到彼顏色的過渡也都千姿百態,變幻莫測,因此也產生了一些專業無法定義的奇妙顏色,行業俗稱怪色。海水珍珠的顏色包括白色、金色 、黑色三大色系,其中黑色又有孔雀綠、銀灰色等,其中品質上層的孔雀綠最受人們的青睞。

    因美觀等市場需要,近年來染色珠的加工也越來越多,人們因不同的需求將顏色偏淡,品質一般的珍珠經過特殊加工處理染成黑色、灰色、綠色、藍色 、紅色等顏色,此類珍珠一般用於時尚飾品的搭配和設計,價格相對便宜。一般來說,天然淡水珍珠的彩虹光暈是染色珍珠無法比擬的。消費者如果更想 購買到天然顏色、品質上層的珍珠的話,可用布蘸少許 5% 左右的稀硝酸擦洗珍珠。看布上是否有著色現象。

    按等級分類——真正的珍珠天然抑或養殖的獨特品質或極致美麗在於其光澤或色澤。光澤呈現柔和的彩虹色,與鑽石的閃耀光芒正好相反,是選購珍珠時 的首要考慮條件。淡水珍珠中, 一般光線極好的,沒有瑕疵的優質珍珠為AAA 級珍珠;光線較好有少量瑕疵的為 AA 級珍珠;光線一般瑕疵較多的為 A 級 珍珠;光線較差甚至死光的有瑕疵或螺紋的珍珠為 B 類珍珠。一般這類珍珠主要用於裝飾品或者醫藥保健。

    而海水珍珠、南洋珍珠和大溪地珍珠通常將珍珠分為 A 、 B、 C和 D 四類。A 級珍珠光澤感好,表面至多存在一個或幾個輕微瑕疵,面積小於表面積的 10%。 B 級珍珠表面光澤良好或中等,存在肉眼觀察得到的幾個瑕疵,面積小於表面積的 30%。 C 級珍珠光澤感一般,表面瑕疵不多於表面積的60%。 D 級 珍珠表面多處瑕疵或存在深度瑕疵,超過表面積的 60%,無論光澤度如何,定為D 級。

    按形狀分類——淡水珍珠的諸多不確定因素決定了其形狀的千姿百態,主要有圓珠,米珠,麵包珠和奇形珠四大類。而每個大類下面又可分出許多的小類。 如圓珠就有正圓,近圓之分,而近圓又根據珍珠接近於正圓的程度多少不同而又有不同的劃分。米珠的長短、麵包珠的厚薄等以及奇形珠的各種形狀也都數 不勝數。近來,隨著淡水養殖技術的不斷進步,淡水也打破了無核的神話,人們將十字架形,紐扣形,心形等打磨過後的形狀植入蚌體從而得到想要的珍珠 形狀。有別於淡水珍珠的無核,海水珍珠人工植入的多是圓形的核,而不是細胞膜,所以海水珍珠圓形居多,但也有半圓形、圓周形、橢圓形、巴羅克形、 水滴形等多種形狀,每一種都獨一無二。

    珍珠的地理分布

    南洋養珠——享有珍珠之後美譽的南洋珠原產於澳洲北面海洋、菲律賓及印尼,體積獨特,一般直徑由10至20 毫米,屬重量級珍珠,極其珍貴,價值不菲。 顏色方面有純潔的粉色、迷人的銀色至高貴的金色 。

    大溪地珍珠——來自南太平洋的環礁及珊瑚島,大溪地珍珠不但蘊藏深海的神秘,更同時兼備淡淡彩虹的幻彩光芒。大部分大溪地珍珠都屬水滴型,線條比 一般圓形更見獨特,直徑由10毫米至15毫米不等,顏色選擇一般有純黑、深灰及銀色,而最獨特顏色則是燦爛奪目的孔雀,彌足珍貴。

    日本養——日本養珠素來都是養珠中的經典品種,主要有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由2毫米至10毫米,原產地為日本西南部及中國。以調有帶粉紅的白色、奶油及 銀藍色,配襯於任何女士身上都令人為之眼前一亮。 孕育於東京東北面湖區的Kasumiga 珍珠,是新一代珍珠中的典範,培殖過程需要人類與大自然的緊密配 合,因為所採用的是日本與中國淡水牡蠣混種的新品種,然後再人工殖入圓形或扁平的珍核,才可孕育出獨特帶玫瑰粉紅或深粉紅的珍珠,其光芒潤澤嬌美, 人見人愛。在收集日本養珠、南洋珠及大溪地珍珠的過程中,採珠人員驚喜地發現來自天然Keshi珍珠。當細小的沙粒或其他外來的物質隨水流衝擊而走進了 牡蠣內,一顆無核完全天然的珍珠便由此而誕生,而其不規則的形狀正好反映出造物主的奧妙,顏色由銀灰到深炭色不等,色澤天然,彌足珍貴。

    中國淡水珍珠——憑著千錘百鍊的傳統技術與專業知識,中國近年來重新在長江流域以南的湖泊,河川與支流培殖淡水珍珠,並孕育出形狀與色調千變萬化 的優質淡水珍珠。提供不同選擇及配合個人品味。

    特性

  • 寶石:珍珠Pearl
  • 硬度:Hardness 2.5-4.5
  • 比重:Specific Gravity 2.60–2.85
  • 折射率:Index Refractive 1.530-1.686
  • 產地:波斯灣地區、斯里蘭卡、南洋地區(緬甸、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日本、世界淡水珍珠的80%來自中國。
  • 你知道什麼是K金嗎

    簡介

    K金(或開金)是黃金與其他金屬熔合而成的合金。K金的「K」是外來語「Karat」一詞的編寫,完整的表示法是這樣的:Karat gold(即K黃金)。 用「K」來計算黃金含量的方法出於地中海沿岸的一種角豆樹。角豆樹開淡紅色的花,結的豆莢長約15厘米,豆仁呈褐色,可制膠。這種樹無論長在何處, 所結的豆仁大小都完全一樣,所以,古時候人們把它作為測定重量的標準。久而久之,它便成了一種重量單位,以用來測量珍貴、細微的物品。那時鑽石 和黃金的計量也使用這一單位,也就是「Karat」。直到1914年,國際上才把「Karat」規定為標準。

    K金的含義和計算方法

    18K或23K是一種標識,K是代表的是含金量,即黃金的含量,K數與含金量的關係式:Au wt% = K / 24 × 100%。就科技水平而言,還無法提煉出純度達 100%的純金材料。因此,標示金製品中純金含量的金位標準K,一般是將純金稱為24K金,但它只是在理論上含金量為100%,其實並不存在。所以國家標準 中,商家標示黃金飾品的含金量一律不得使用「24K金」的不規範標準方法。既然稱純金為24K,即理論上的含金量為100%,則1K即代表金製品含純金占1/24 ,約4.166%、18K金代表含金量為18/24,也就是含純金75%,其餘的為其它的材料如銀、銅、鎳等別的貴金屬。

    各開金含金量分別為(括號內為國家標準):

  • 8k=8×4.166%=33.328%(333‰)
  • 9k=9×4.166%=37.494%(375‰)
  • 10k=10×4.166%=41.660%(417‰)
  • 12k=12×4.166%=49.992%(500‰)
  • 14k=14×4.166%=58.324%(583‰)
  • 18k=18×4.166%=74.998%(750‰)
  • 20k=20×4.166%=83.320%(833‰)
  • 21k=21×4.166%=87.486%(875‰)
  • 22k=22×4.166%=91.652%(916‰)
  • 24k=24×4.166%=99.984%(999‰)
  • 注意:

    24k金常被認為是純金,成為"100%",但實際含金量為99.99%,折為23.988k。

  • K金的特點/優勢

  • 價格優勢:

    K金的特點第一就是體現在價格方面。相對於鉑金或者黃金,K金的價格要低得多。因為K金是由 含黃金量為75%加上銅等其他金屬的一種合金。相對於鉑金,K金的價格則更低了,但在鑲嵌鑽石/ 彩色寶石方面則比鉑金更突出。

  • 硬度和韌性:

    K金的硬度和韌性比鉑金、黃金以及白銀都要高,因此可以利用K金設計和製作出許多造型精美、 細緻的首飾,因此在市場上,K金首飾比黃金、鉑金等首飾的種類、造型要多得多,K金首飾可以很 好的塑形,沒那麼容易變形。而且,因為K金硬度高的原因,使得這些K金成為鑲嵌寶石最牢固的一 種金屬。

  • 持久性:

    K金首飾表面通常都要鍍上一層薄薄的金屬銠,以增強K金表面的光亮感和亮白度,因此相比於銀 製品或是其他白色合金首飾來說,K金首飾的色澤能保持得更長久。

  • 回收便利: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回收舊黃金、K金首飾的珠寶店,但是回收鉑金首飾的渠道卻很少,因此,大家 可以將款式已過時或是佩戴了很久的K金首飾送到金店去以舊換新,再重新挑選你喜歡的款式。

  • 顏色豐富多彩:

    相對於黃金、鉑金單一的色彩來說,K金可以根據需要配製成各種色彩,在國際上流行的K金首飾 各種顏色都有,而且同一款首飾也有不同的顏色。現在,在市面上常見的K金顏色是「玫瑰金」,它 是由75%的黃金、21%的銅和4%的銀組成了,色澤粉嫩,迷人。

  • 各色K金

  • 黃色系列的K金首飾:

    黃色系列的K金首飾(簡稱黃K金),是黃金和銀、銅的合金,按金的含量可以製成不同K數的K金 系列首飾,主要有22K、18K、14K、10K和8K。亞洲人喜愛高K數的K金首飾,如22K和18K,歐美人喜歡 14K金和10K金首飾。黃色K金系列首飾顏色的深淺,與K金中金的含量和銀、銅的比例有關。18K黃金 的顏色比14K、10K的黃金首飾顏色黃,而同樣K數的黃金首飾,如果銀比銅多黃色就淺,如果銅比銀 多黃色就深。

  • 白色系列的K金首飾:

    白色K金系列的黃金首飾(簡稱白K金),呈略帶青黃的白色,印記均標有WG印記,按組合可分以 下兩種:第一種以黃金為主和銀、鎳、鋅組合的合金,在商界都直呼為白K金。18K的K金是由75%的 黃金和25%的銀、鎳、鋅組合而成。14K的白K金是由58.5%的黃金和41.5%的銀、鎳、鋅組合而成的合金 。第二種以黃金和鈀為主,再加上銅、鎳、鋅組成的合金,在國際上採用按每種金屬在K金中所占的份 額做為稱謂的依據,目前只有兩個品種,即334K白K金是由3份鈀金和4份銅、鎳、鋅組成的白K金,226K 白K金是2份黃金、2份鈀金和6份銅、鎳、鋅組成的白K金。

  • 紅色系列的K金首飾:

    紅色系列的K金首飾是以黃金和銅為主,加入少量銀的合金,顏色呈淡紅色。(簡稱玫瑰金)

  • 沙弗萊石

    這個布里奇斯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寶石"星探",他曾經發現過諸多全新的寶石,是國際彩寶協會(ICA)的創始者和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於是Tiffany公司 總裁聘請布里奇斯擔當顧問,借助他在肯尼亞沙弗萊石礦區的影響力,開始了對這種新晉寶石的探索。

    Tiffany喜獲新寶,於是給這清澈的亮綠色寶石取了一個很像中世紀詩人的名字:"Tsavorite"(沙弗萊),每每念誦這名字,不禁讓人聯想到文藝復興 時期那些畫家筆下少女動人的綠色紗裙或是眼神憂鬱的俊朗詩人。其實"沙弗萊"並非Tiffany為了包裝明星特別臆造的漂亮藝名,恰恰正是它的出生地之名: 沙弗國家公園,這個來源於當地土語的詞有著相當感性的含義:隨我來。因其祖籍來自非洲,迅速成為珠寶市場裡最具"狂野叛逆的浪漫主義氣息"的寶石。

    沙弗萊石是豐富多彩的石榴石家族之鈣鋁榴石的一員。因其色彩通透,它的發現讓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城轉瞬變為活躍的寶石交易中心。

    沙弗萊石在珠寶原石交易中只有2.5%左右超過2克拉,5克拉以上更是少有踪影,而鑽石大鱷Harry Winston的頂級珠寶舞蝶系列中的那枚沙弗萊石鑽戒, 主石竟然達到8.18克拉,在純淨和純天然的濃郁綠色面前,連鑽石都成了配角。或許你曾經見識過它的美麗,只是那時候你還不知曉它的底細,於是擦肩 而過沒能收入囊中。在Tiffany出品的高級珠寶系列中,那特有的綠色在眾多精品中都可尋其芳踪,尤其是珠寶設計巨匠Jean Schlumberger的諸多古董作品 ,喜歡在細節部位鑲嵌沙弗萊石。

    特性

    旋光性特徵:均質體,常見異常消光。

    放大檢查:短柱或渾圓狀晶體包體、熱浪效應。

    產地:產於加拿大、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前蘇聯、坦桑尼亞、南非和美國。

    發現者

    1967年,布里奇斯在坦桑尼亞東北部的Lelatema山Komolo村附近勘探時首次發現了這種綠色的寶石。但是由於坦桑尼亞政府的限制,在該地發展商業採礦 的希望破滅了。

    鑑別

    看顏色

    彩色寶石收藏家們哪個不是“好色”之徒?決定價格高低最重要因素就是顏色,沙弗萊石的綠色容易泛黃,而偏藍色的則少之又少。顏色濃度也是重要的指標之一, 淡濃度頂多能叫綠色鈣鋁榴石,濃度太深就會變成暗綠色,價值係數也會下跌。

    看大小

    不管什麼寶石大克拉的都值錢,但是為什麼大顆粒的沙弗萊石價格卻如此這般之高呢?奧秘就在於這種寶石結晶顆粒普遍不大,基因影響個頭,而市場上85% 的沙弗萊石都在1克拉以下,物以稀為貴一直是珠寶界亙古不變的定律。

    看淨度

    “十寶九裂”的俗語大家都聽說過,對彩色寶石的淨度要求自然不會像對鑽石要求的那麼嚴苛。一般挑選時,只要是肉眼無法從內部觀察到雜質和裂隙,並且 雜質不處在寶石的中央地帶,都是可以接受的。不過整體來說,沙弗萊石的雜質非常少。

    看切工

    沙弗萊石之所以那麼明亮耀眼,主要在於它的高折射率,而它的內部又十分純淨,所以它一般採取圓形明亮式切割,通常在57或58個刻面,這就是為什麼它 從外觀上較祖母綠要光亮得多。人靠衣服馬靠鞍,沙弗萊石想要大放異彩就要靠好切工。

    風行影響

    隨著產量的加速上升,這種光彩奪目的綠色寶石開始步入國際舞台。1974年,紐約著名的蒂凡尼珠寶公司將這種綠色鈣鋁榴石推向全美市場,並精心冠名為 沙弗萊石,以喚起人們對肯尼亞沙弗自然保護區的視覺感受。雖然這個品種名仍未被國際礦物學聯合會承認,但是在寶石交易中已經完全採納了這個有靈性的 名稱,沙弗也因非洲食人獅而成名,同時也激發了電影《非洲歷險記》 (1952)和《黑暗幽靈》(1996)獨特的靈感。

    把寶石的名字和非洲最大的國家野生動物公園聯繫起來的想法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商業行為,今天,沙弗萊石依舊是珠寶市場裡“最狂野並最具原始氣息”的寶石 ,因為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任何針對它的處理手段出現。如今,它是除祖母綠以外全球市場中最受歡迎的綠色寶石,憑藉自身的美麗和合理的宣傳,它日漸獲得珠 寶商的認同和消費者的喜愛。

    特性

  • 寶石:沙弗萊石Tsavorite
  • 硬度:Hardness 7 -8
  • 比重:Specific Gravity 3.57-3.65
  • 折射率:Index Refractive 1.820-1.880
  • 產地:加拿大、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前蘇聯、坦桑尼亞、南非和美國。